中兴通讯技术

专题: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

  • 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专题导读

    郭庆;

    <正>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已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一定数量的低轨通信卫星与地面网络的融合组网,可以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与传输的大规模星座网络,从而为地面和空中等用户终端提供全球覆盖的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随着对空间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

    2021年05期 v.27;No.16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展望

    田开波;杨振;张楠;

    作为实现全球网络无缝覆盖的重要手段,空天地一体化是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愿景之一。简要回顾了地面无线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发展历史,论证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首次定义了网络融合发展的不同层次。随后针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融合终端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网络融合的演进。

    2021年05期 v.27;No.16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2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低轨卫星的频谱认知智能管控

    李高;王威;吴启晖;

    基于天地一体频谱资源共享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面向低轨卫星的频谱认知智能管控体系架构。频谱感知得到三维多域频谱数据并形成频谱地理数据库;三维补全技术补全缺失的数据;频谱预测预判频谱占用情况,辅助频谱感知和决策;强化学习、博弈学习可以进行智能频谱决策。这样可以形成集感知、补全、预测和决策的频谱认知闭环系统,为后续低轨卫星频谱资源管控研究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2021年05期 v.27;No.16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低轨卫星星座的多星协作信号检测技术

    王虎威;叶能;安建平;

    低轨(LEO)卫星通信因其时延低、路损小且单星成本低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面向未来数千乃至数万颗规模的LEO卫星星座,多星协作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充分运用多颗卫星的信号收发与处理能力,挖掘低轨卫星星座的规模优势,是使能未来6G空天地一体泛在互联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多星协作信号检测技术的典型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案,并探寻多星协作虚拟阵列信号检测技术在未来大规模LEO卫星星座中的应用前景。

    2021年05期 v.27;No.160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1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GSO互联网星座用户链路同频干扰分析

    刘子威;李嘉颖;张更新;

    针对未来非静止轨道(NGSO)互联网星座用户链路的灵活多波束发展趋势,梳理了用户链路的干扰场景与星地节点特点,并建立了面向多波束的同频干扰分析模型。该模型可支撑卫星在多色复用波束编排下地面大量终端的同频干扰分析。采用商用轨道建模软件与MATLAB级联,在实际系统间采用所提模型对载干噪比(CINR)、干噪比(INR)等主要评估指标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非静止轨道互联网星座间具有多波束、多终端特点,使得同频干扰问题不可避免。研究结果能够有效指导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工程的建设工作。

    2021年05期 v.27;No.160 18-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DTN辅助的低轨卫星网络路由技术

    张培颖;王超;吴胜;

    对具有代表性的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TN)的路由算法以及低轨(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总结现有算法主要的技术特点及局限性。为应对LEO卫星网络通信中的长时延、星地链路频繁中断和卫星存储能力受限等情况,提出一种基于DTN的LEO卫星网络路由技术。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LEO卫星的管理能力,在出现通信链路中断、链路时延过高等状况时,动态调整路由策略。这使LEO卫星网络一定的自主性、拥塞控制与抗毁能力,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的正常通信。

    2021年05期 v.27;No.16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规模低轨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

    吴琦;郭孟泽;朱立东;

    为了在寻呼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通信对端的接入卫星,需要对卫星网络的用户终端进行有效的移动性管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虚拟化移动性管理方案。对于无法修建地面站的位置区,采用基于地面用户密度的自适应生成虚拟网关方法,可减少用户位置管理开销,并可实现大规模星座下的移动性管理。

    2021年05期 v.27;No.160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8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维梯度的卫星集群高可靠协同计算方法

    马步云;任智源;李赞;

    在分布式低轨(LEO)卫星集群中进行端到端业务计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传统分布式LEO端到端业务计算采用的集中式调度方法,存在任务执行成功率难保障、中心节点难选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端到端业务计算技术,研究了基于时空扩展图模型的LEO拓扑动态性屏蔽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可靠性梯度选择的端到端业务计算理论模型与分布式业务调度算法。该算法可通过综合考虑LEO节点的多维信息来选取参与任务处理的路径节点,并逐跳完成业务的计算与传输。仿真结果表明,与集中式业务调度相比,分布式业务调度以较小的时延增加为代价,有效提升了任务的执行成功率。

    2021年05期 v.27;No.160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卫星地面融合网络的窃听威胁与物理层安全解决方案

    韩帅;李季蹊;李静涛;

    分析了卫星地面融合网络(ISTN)中的现有安全架构与潜在的安全威胁。针对低轨卫星星座场景,以频发的窃听威胁作为研究重点;针对ISTN中的窃听威胁,提出了基于物理层安全(PLS)的解决方案;针对ISTN应用物理层安全解决方案所面临的相关信道、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以及多用户多窃听者场景等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中国卫星互联网设施建设的落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21年05期 v.27;No.16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5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专家论坛

  • 大规模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网发展展望

    孙智立;李天儒;

    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全球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卫星制造技术、发射技术和网络技术促使大规模低轨星座通信网络成为现实。探讨了未来大规模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网的研究和发展,包括卫星服务和应用、卫星通信的演进与技术挑战、用户对服务质量(Qo S)的要求、5G标准用例、5G部署场景。最后展望了基于大规模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网络在未来6G发展中的作用。

    2021年05期 v.27;No.1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1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综合信息

企业视界

  • 未来网络可信通信技术

    闫新成;周娜;蒋志红;

    可信通信技术是网络5.0、6G等未来网络的核心技术方向,也是长期困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键安全问题。系统分析了未来网络新架构下的可信通信需求和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构造了一套可信通信技术体系,并阐述了可信通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两种技术防御思路,并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1年05期 v.27;No.160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技术广角

  • 未来卫星通信和5G-NR深度融合架构设计

    杨立;窦建武;

    卫星通信系统在技术和市场层面遇到发展瓶颈,需要与地面蜂窝网络系统进行融合升级。系统分析了卫星通信系统和5G新空口(5G-NR)系统融合的架构设计,包括单跳卫星融合架构、多跳卫星融合架构和卫星本地分流融合架构。认为未来卫星通信的无线电信号都将采取5G-NR规范方式,同时卫星通信系统在架构和功能特征等方面也将逐渐向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G-RAN)靠拢对齐和同步演进。

    2021年05期 v.27;No.160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